千萬要注意,造字如蓋樓,總歸是有穩固的地基和結實的承重墻作為支撐。結構不是說不可以變化,總有一個度,就像房子裝修可以打洞拆墻,但也得在安全的前提之下吧。這組字是學員上課前的作品,每當看到這種字我就不太淡定了,實在找不出一個理由解釋為毛要這樣做!勉強找到一個鼓勵學員的理由就是:你膽夠大!一個小方法。如果對于字體結構實在沒有辦法,可以直接“套用”字庫字體的結構特征。圖中是你電腦中也有的微軟雅黑字體,以此為基礎(可適當調整高矮胖瘦)可以直接依照微軟雅黑的字形搭建基本結構框架,這樣可以保證大的結構問題不會出現。
字體就是特殊的圖形,只不過是有的圖形線條比較多有的則很少,如何規劃這些線條讓其出現在合適的位置上,這是我們要做的工作。有的同學刻意去制造一些夸張的變化,忽略基本的結構美感,就以為是NB的字體設計,我覺得是一個很大的認識誤區。就好像我們寫鋼筆字,同樣是洋洋灑灑,有人寫的像是一堆雜草野蠻生長,有人寫的是行云流水看著就美。同樣都是手寫差距在哪?答案是:結構。
首先我們百科一下細節是什么:‘細節是一種能影響全局的細微的易被忽略的物件或行為’。看到沒,一句話就解釋了為什么做字的時候想法很炫酷,現實很殘酷!很多時候細節處理決定了一個字的性格和質感,而這些卻被你無情略過了...所以莫再粗暴對待你的字體了,用心呵護很有必要!
下面我把細節具體到結構細節和筆畫細節兩個部分,分別說一下那些最容易被你忽視的細節。一句話可以讓你理清整體和細節之間的關系。我會被經常問到字體的筆畫粗細多少才合適?或是轉角曲度設置大寫好還是要小一點?等等類似的問題,其實造字本沒有固定的數值,而需要協調各種關系,懂得取舍,或許字體設計奇妙的地方就在于此。知道了細節的重要性很多同學迫不及待的在摳細節了,這又是一個極端。先明白整體和細節間的關系很有必要,只注重局部細節忽略整體協調性,這樣肯定也不好!
話是很好理解,可就有很多同學反復犯同樣的錯誤。疏密指的是筆畫分布的位置造成結構空間的多少,過疏易造成結構零散不緊實,過密就會讓字體看起來水泄不通不透氣,所以要控制筆畫間的位置,做好字體的空間分配。不難看出部分筆畫就快要重疊了,中間一線之隔,并不是說這組字筆畫過多不得已而為之。比如‘果’字中間部分筆畫間距過小,空間被壓縮成了一條線,下面很顯然還有充裕的空間可以支配;中間筆畫過長,造成了外部空間的擴大。
針對這一問題調整部分筆畫位置,使得結構空間區域均勻合理;另外把轉角由之前的直角變為圓角,親和力更足,‘語’字最后做了一個負空間的小圖形整體看起來會多一些趣味。一組字當中一定要保持筆畫的粗細一致嗎?上圖左邊最中間的筆畫適當調細,目的是讓內部封閉的負空間不至于太緊張;而右邊三個豎筆粗細保持一致,放大看差距貌似不明顯,看下面縮小后的效果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所以在空間局促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改變筆畫的粗細,從而得到一個相對舒適的字形結構。前面我們反復提到了,結構不是你想改任性就能改。特別是一些剛剛接觸字體設計的同學,不要一開始就大刀闊斧的對結構任性變化,只有做得多了對結構的認知和把控力足夠再去嘗試特殊的變化也不遲。